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s.cc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 > 第144章 独立团的危机

第144章 独立团的危机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s.cc,最快更新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!

陈团长冲出团部。

派出的这个连是团里最普通的一个连,虽然是满员,但机枪才有3挺,步枪也是有汉阳造和老套筒,子弹人均20发。

现在这个步兵连,人人都抱着两三支步枪,还有轻机枪和重机枪和掷弹筒;后面还跟着300多拉着车,挑着担子的老百姓,几匹缴获的战马背上驮着一箱箱的子弹。

“报告团长,我们完成任务回来,全连152人无一伤亡;这次战斗共消灭日伪军2532人,其中小鬼子1150人,包括日军的少佐大队长;共缴获三八式步枪658支、汉阳造、中正式1685支,各式手枪39支,歪把子机枪9挺、捷克式轻机枪12挺,重机枪3挺,迫击炮3门,炮弹500发;掷弹筒18支,榴弹200发;弹药2万余发,手榴弹6000枚……这是具体物资清单。”

“停停,你没做梦吧?你们一个连消灭2500多日伪军?”陈团长不相信。

“团长,后面300多老百姓都是帮忙运送物资的。”

陈团长本来还想多问几句,但因为物资太多,在参谋长的带领下,团里的其他战士都过来帮忙。

等到物资全部接收完之后,陈团长和参谋长听取了连长的汇报。连长只用了几分钟就把战况讲完了。

陈团长和参谋长对视一眼后,两个人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。

因为整个战斗过程太简单了。

“这次兵工厂制造的地雷所展现的威力太令人震惊了!”陈团长感慨地说。

“以前翁厂长生产的地雷和手榴弹简直就是一个大炮仗,只能响一下,炸不死人。”

“这个刘同志来了之后,兵工厂生产了威力强大的手榴弹、地雷,还有枪榴弹,而且数量够够,真是难得。”

这次缴获足以让陈团长的部队全部换装。

“参谋长,我的意见是一营全部日式装备,二营全部汉阳造,三营全部中正式,这样,后勤补充方便多了。”

“按这样的装备,我们团在全支队应该是排第一的!”

“我同意,告诉他们,全部挑好的,旧的,坏的全部送到兵工厂修理,别因为枪械不好而让战士送命!”参谋长这次大手一挥。

“刘同志和翁厂长已经让战士们把旧的,破损的枪械运回去了。完成换装后,剩下的枪械放在仓库。奶奶的,也让老子阔气一回!”陈团长豪气冲天。

上次陈团长用了5吨的废钢铁换了6000枚手榴弹,后来兵工厂又陆续拨来2万枚手榴弹,陈团长让每个战士装备3颗手榴弹,这可是一爆炸就是100多破片的大杀器,这让陈团长他们的底气很足。

陈团长他们时不时拉出去找敌人的晦气。,也打了很多大小胜仗,现在库存的的手榴弹还有1万枚。

殊不知,因为敌人一个大队的日军和一个团的伪军被消灭,日伪军不可能坐视不管的,一个大的计划正在酝酿,目标就是陈团长他们的独立团。

日军联队长派出大量的探子四处收集情报,汇总后,终于查出是陈团长的独立团。不过,听说只有一个连就给他们造成那么大的伤亡时,联队长把情报官打成猪头。

“巴嘎,什么时候支那军的一个连能够消灭我们3000多的精锐部队?这可以一个大队的皇军和一个团的皇协军,这在中国战场上完全可以吊打支那的一个军。”

其实,这次战斗的结果早就报给重庆的行营然而,但凡是八路军或新四军报来的战绩,国府已经习惯压住,不会表彰,更没奖。所以,日军的情报部门往往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找到答案。

日军情报部门在勘探现场时,发现埋在大坑里的日伪军尸体,联队长下令将他的同胞的尸体全部挖出来,就地焚烧,一千多具尸体烧了整整一天。

联队长下令将附近一条村的村民 全部屠杀,并将全村的房屋拆掉,拆门板,抽出木料,用来焚烧日军尸体。至于伪军,对不起,全部推到大坑里埋了。

回到联队部,得到独立团具体活动地点消息的联队长,立即着手布置包围的行动。

再说刘钧和翁厂长回到兵工厂后,翁厂长对刘钧说,这次与他们的贸易,tNt炸药和雷管也按我们要求的数量交付了,这下我们的手榴弹、地雷生产又有原材料了。”

“多生产一些地雷,最好是电发火引爆的那一种,生产枪榴弹所需的钢材也有了,组织人马生产。”

“日伪军被消灭这么多人,我相信他们肯定会报复!”刘钧对翁厂长说。

“好,马上组织生产。”

本来刘钧还想生产美军上世纪60年代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40毫米掷弹筒。这种掷弹筒是美陆军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,口径为40毫米,能发射多种弹药,精度较高,射程适中,威力类似于手榴弹,并且外形简约,便于携带,适用于单兵手持近战,对增强步兵火力起到了很大作用。

相比于日军所使用的掷弹筒,美军设计的这种属于直瞄的近战武器,容易上手。

一般来说,对于破片式武器,敌我双方从发现到战斗,通常在100米左右。这样,60米以内是手榴弹的天下,迫击炮的最近距离是80米,所以双方往往存在一个20米左右的地带是破片式武器控制不了的,40毫米掷弹筒就填补了这个空白。

刘钧已经仿制出一具这种掷弹筒,并生产了40枚40毫米榴弹。只是刘钧没想到,他后来第一次使用这款近战武器,就把日军的联队长给干掉了。

这天,刘钧和翁厂长以及厂里的技术工程师正在研究40毫米掷弹筒的研制工作。

这时,他身边的一部小型电台的灯光闪烁,有信号过来。

刘钧来兵工厂时都带上这台小型电台。这一次进行的贸易活动中,为了方便工作,他与蔡明通过电台进行交流。

刘钧赶紧过去,找到频道,就立即收报。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