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s.cc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龙山明月刀 > 第8章 小玉涵初会玉昌

第8章 小玉涵初会玉昌 (第1/2页)

九三读小说网 www.93dus.cc,最快更新龙山明月刀!

第8章 小玉涵初会玉昌

杨钧保了魏太子,一路东行,路过灵山,玉昌谈起灵山圣母,想顺路看望圣母,杨钧禀过太子,太子准允,父子一起到了白云洞,拜见圣母,圣母看见玉昌,身体长高也壮实了,白云仙人教授的武艺套路纯熟,更是增添了对小玉昌的喜爱,临行,圣母拉了小玉昌:“玉儿,此去龙山,你当见到一位姑娘,她叫秦玉涵,那姑娘与我有师徒之缘,与你有合婚之缘,为师有红线一根,你带上给玉涵,但不要急于给她,当你真的感觉六神无主之时,方可拿出与她,否则泄露了天机,你、我、她之间会缘分尽失。”“徒儿,谨遵师命。”圣母又嘱咐杨钧:“杨将军,此番保太子龙山进香路过蓟县之崆峒山,那里有广成子道长第二十代传人,精通文韬武略,你与太子拜见于他,他定会教与太子治国安邦一统江山之策,万勿错过。”“谢过圣母。”

杨钧父子保了太子,不一日,来到了蓟县城外,父子一打听崆峒山,众人皆向北一指,群山之巅,云雾中隐着一带屋脊,杨钧禀过太子,崆峒山到了,太子安排耨娲等车帐在山下歇息,杨钧、玉昌带领贴身侍卫,上了崆峒山,走了约三里多,到了半山腰,见路边一块独石,上书黄帝问道处,太子立刻跪拜,行了大礼,再往上走,山越陡,路越窄,只容单人通行了,最后,只剩了直上直下的台阶,足有千百之数,杨钧携了太子,一步一步攀登,每百步歇一次,足歇了十次,到了太极殿下,道童问过来客,太子躬身施礼:“大魏太子拓跋弘久慕广成子道长大名,又有灵山圣母推崇相荐,今日特来拜会。”道童回礼:“请太子这厢走,然后这厢走。”道童引三人至一洞,洞很狭小,只容一人坐用,只见一青衣道长正在打坐,道童禀过:“道长,魏太子拓跋弘求见。”道长微睁二目:“不知太子殿下大驾光临,未曾下山迎接,失敬失敬。”太子携杨钧父子,一并跪拜:“久闻先生大名,未曾拜会,今日得见,三生有幸。”“此地太过狭小,容不下太子大驾,委屈圣驾了。”“弟子此番上山来,是受父皇之命去龙山进香拜师,闻道长有治国安邦之策,望道长不吝赐教。”“太子过谦了,如今大魏王朝,政治清明,国富兵强,日后必将一统天下,太子又是仁德礼仪之主,文治武功,万国仰慕,登大位之后,魏仍将开疆拓土,不久便可入主中原啊。”“道长明言如何入主中原之策。”“道无道,非常道,物无物,非常物,道为天下之始,名为万物之源,天下乃有道者居之,无道者失之,昔黄帝以仁义征服万邦,咸来宾从,如今海内群雄逐鹿。南北对峙,太子倘以仁德广布四海,不愁江山统一。贫道者有《道德真经》一部和《文韬武略》相送,愿为太子所用。”太子见又以经书、武略相赠,甚是感激:“道长乃天下仙人,屈居如此狭小一洞,弟子实为不忍,他日定为道长重修殿宇,”“太子不必担心,贫道云游四海,岂以一洞为舍为家,且这里兵荒马乱,实非修行之所,太子不必挂心修缮了,今日相见,乃贫道终生之大事,太子大驾光临,鸿福无限,大魏国势无限,太子国事繁忙,不便留太子看茶了,下山去吧!”道童领了太子一行人等,三步一回头,下了崆峒山。

正月十三日,杨钧保护魏太子,终于到了龙山脚下,国亮师傅早已派众僧下山接迎,当地几大寺院方丈主持长儒、祖禅等高僧也在迎接队列之中,佛家云罗伞盖与皇家旗伞交相辉映,场面甚是壮观,在众僧带领簇拥下,太子一行人登上龙山,就见龙泉寺牌楼高起,碑石林立,一道牌坊上书:“年年登龙山,岁岁保平安。”一道牌坊正中镶着匾:“龙山秀屏,”上联写:“清潭开镜,留得四时朗月。”下联配:“圣果迎宾,荡出十里香风。”三道牌楼最高,正中大匾书隶字:“龙泉寺”两侧缀有一联:“始祖登临,护得禅寺黄龙宝,秦皇远眺,长观碣石惊世影。”国亮长老早在寺门迎候见了太子,双手合十,手捻佛珠,点头躬拜,太子忙上前搀扶:“长老如此谦恭,弘岂敢接受,父皇再三交代,见了长老,要行佛家大礼,弘岂敢不从,携众人拜过国亮,然后进大殿,在释迦牟尼始祖像前,三拜九叩,行礼完毕,正月十五,早早起来,由国亮长老陪侍,又上了头香,拜过祖先昌意,那时香客密集,龙泉寺可谓香火鼎盛。

次日,国亮长老带了太子等人,一齐来书院,拜会徐公,徐公在书院正门外迎候,引进正书房,“太子命人把父皇赐礼呈上。”徐公再拜,谢过皇恩,宾客寒暄过后,太子拉过玉昌:“恩师这是杨典尉之子,杨玉昌。”又拉过来耨娲:“这是皇妹公主耨娲,欲拜在恩师门下,望恩师容纳。”“为大魏皇朝培养人才,乃徐某平生所愿,圣上如此看中徐某,更当为之效劳。”太子又让玉昌和耨娲拜过恩师徐公,按照行程,太子欲十八返都,国亮和徐公再三挽留,要太子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再回平城,二月二,龙抬头,太子与民同欢,共登龙山,寓示龙抬头,好兆头,大魏皇家好运连连,大魏国家国运日盛。

有了寺院和书院盛情,又有这么美好的寓意,拓跋弘也愿意在此游历一番,于是,祖禅,寅生分别陪侍太子去了白羊峪,拜了轩辕庙,去了石佛寺,拜了石佛,去了岳野山,拜了蚕姑庙,又去了新开岭,拜颛顼庙,你道拓跋太子因何拜蚕姑庙、轩辕、颛顼,原来鲜卑远祖乃黄帝之孙昌意之后,昌意是颛顼父亲,蚕姑乃皇帝原妃嫘祖,这都是鲜卑祖先,拓跋弘乃鲜卑大魏太子,焉有不拜之理,正月二十五,乃当地民俗填仓之日,农夫将谷仓填满,将粮食堆出谷仓形小山,从井中担水,将水缸填满,寓五谷丰登,风调雨顺之意,大魏王朝以民为本,曾有一位贾思勰写了一部农业专着《齐民要术》,皇帝亲自阅览,数次批注,全国上下,重农桑,奖耕织,也是魏朝强盛因素之一。魏太子这次民间进香,当地官员建议去万军八腊庙,祭祀炎帝神农,太子立准,正月二十五,在八腊庙举行隆重的祭祀之礼,之后回到龙山,听国亮长老带三十六方僧侣唱经一天,又听徐公讲汉族国学儒家经典二日,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也就到了。

二月龙抬头这天,就见龙山四周行人车辆络绎不绝,从子时起灯球火把,把登山道路照出了白昼,一条登山道路,宛如蜿蜒的火龙,在春风中跳跃,太子见这般景致,甚是感慨,大魏王朝有此盛世,龙山可窥全貌矣。辽东、辽西、右北平,涿鹿四郡乃我大魏龙兴之地,他日必将有所发展。

过了二月二,魏太子因国事紧急,立即返回平城去了,留下玉昌、耨娲,慕容南雁在书院,学习汉家文化,书院迎送完了魏太子,大事完毕需调整几日,也是准备春季开学之事,就让玉昌等自由活动,偏耨娲在慕容南雁陪侍下,不爱行动,每日关在房内,听南雁吟诗作画,玉昌是从天山习武场突然返回内地,一时对书院氛围很难适应,在舍内百无聊赖,闲的难受,就出了书院,独自一人下山,一路向东南游逛,出了龙山五里,便觉黄沙渐浓,春风起处,黄沙扬起,似有迷路之兆,又走约一里,路边一石,像是指路牌,向左箭头指向迷谷,向右箭头指向桃花溪,向左看黄沙漫天,向右看,沙白风清,玉昌唯恐迷路,离开迷谷方向,一路向桃花溪走来,转过一个山梁,前面是一望无际的沙坡,沙坡谷底是一条小溪,清浅溪流,随雪消融,溪两岸仅水草绵绵,并无树木,远望沙坡尽处,有黑瓦白墙人家一处,玉昌便沿了溪边小径,径直向房舍人家走来。

约走了两三里路,沙坡下来平地日渐开阔,三间房舍有树木篱笆相绕,溪水渐细渐远,成了涓涓细泉,深不可测,玉昌远看篱笆内有身影舞动,见了来人,闪进屋内不再出来,玉昌来到篱笆外,见篱内桃树三五成群,已有花蕾沾上枝头,如此清幽所在平生少见,于是拍打木篱:“请问,有人吗?”叫了一声,无人应答,又叫了一声,方有一十二三岁女童探出门来“请问相公有事吗?”

“我乃平城人士,来徐公书院读书,走路口渴讨杯水喝。”

“你姓字名谁,通报上来,我再请主人。”

“本人杨玉昌,平城太白山人士。”

“杨公子请稍等,我去回过我家主人。”

春红走进东书房内,回过小姐:“有平城人士杨玉昌求见。”

“玉昌,这名字似在哪里听过,怎么有似曾相识之感,让他进来叙话。”

春红走出房来,打开篱门:“我家小姐请你房中叙话。”

“多谢姐姐。”玉昌随了春红,进了中堂,见堂上正中,一幅红梅图,红梅开得正盛,两侧挂一对联“书堂聚友诗情雅,瑞气盈门春意生。”东厢房门楣上书“玉墨斋”门框也镶有一联“山青野云闲,室雅翰墨香”挑起帘栊进得室内。靠东山墙一排书橱藏书满柜,中间是一架四方书案,笔墨砚纸整齐摆放,靠北是一小炕,炕下是一暖炉,炭火忽明忽暗,炉前一排小椅,暖炉边两只榆木小凳,书房简而不繁,雅而不俗,其时正从炕上下来一位少女,十三四岁年纪,一头乌发,红粉扑面,一黛秀眉,如新月挂在东天,两只丹凤杏眼,乌发顶上左右各插玉簪,一帘刘海似欲分出左右,一绺青丝飘在耳际,唇如两瓣玫瑰,似拢非拢,线角凝丹,两颊绯红,短襟紧袖红缎袄,腰下一袭莲花裙,闲静如水又似飞雁凌空,风挟杨柳恰似白云出岫,真是貌美如姣花照水,英气似仙女临凡,玉昌打量很久,似呆似想,好似在哪里曾经相识。这边玉涵下得炕来,站在炉边,打量玉昌,头绕青丝,一束红钻紫金冠,面如朗月,眉如松塔之末,眼似清泉涌动,气宇轩昂,眉角飞扬,似有两片玉石压在一处,处如千钧之气藏于腹内,开时如云雾漫过金阙,白底紫花绸衣衫,青布裤褂,白底轻靴,似赵云过江立于飞船,如周瑜谈吐坐于朝堂,玉涵端详良久,似曾相识,但却从谋面,相熟日久,却不知故人来自何地。两人相互打量,不发一言,春红急了:“小姐,你看这就是平城杨玉昌了。”两人这才回到现实,玉昌伸出手臂想拉住玉涵,玉涵稍稍一扭坐在小凳上,“公子请坐。”玉昌坐在了靠西面的小椅之上。

“春红,上茶。”

春红出去沏茶,两人相视一会,玉涵婉尔一笑:“在下村野丫头,乳名玉涵,小相公勿要见笑。”

“玉涵?”玉昌想起拜别灵山圣母时,圣母曾提起玉涵,说他们有婚姻之缘,玉涵与圣母有师徒之缘,难道就是这玉涵,正待想时,春红捧上茶来:“小相公,你口渴了,请慢用。”

这时,玉涵也想起了长儒师傅香客录里的玉昌,难道真是那个玉昌?

玉涵玉昌,四目相对,虽未谋面,却似曾相识,都有久别重逢之感。那时节虽未讲男女授受不亲,但也男女有别了,玉昌想拉住玉涵说话,玉涵却坐到了炉火东侧的小凳上,玉昌坐到了靠西墙的一溜小椅上。

玉涵言道:“小公子从平城远道而来,到这龙山有何贵干?”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