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(第2/2页)
梁惠王勉强忍着心里的不舒服对孟子说:“老先生的话,容我好好想想。您先去休息吧!”
孟子走后,梁惠王的心情特别郁闷。明明自己做的比邻国的国君要好一些,在孟子嘴里却成了头号杀人犯;如果是因为自己做的不好,导致了自己的国家越来越衰败,那么邻国不应该更加衰败吗?秦王更加残暴凶恶,国力反倒持续发展,不断地压缩魏国的生存空间,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难道按孟子说的那样去施行仁政,国家真的就能强盛起来?就算国家真的能够强盛,孟子说的仁政也是太难施行了呀!自己眼看年老体衰,就算真去施行,还能看到仁政的果效吗?这个孟子,名满天下,知识渊博,却开口闭口,除了仁政不谈别的。再跟他谈话的时候,我发自肺腑,动之以情,看看他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些见效快的强国之道。
主意已定,梁惠王在宫里休息几天,又召来孟子和他谈论。
一番恭敬的礼节之后,惠王坐下来,对孟子说:“老先生,今天我要把压抑在心里的话向您倾诉!”
“谈话能发自肺腑,听话能听到心里是最宝贵的!”孟子回应道。
“魏国的强大,是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得上,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。可是到了我继承王位,东边被齐国打败,连我的长子也丢了命;西边让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;南边又被楚国所折辱。这些都让我深以为耻,总想替那些为国牺牲的人报仇雪耻,请老先生您告诉我,要怎样做才可以呢?”
孟子回答道:“只要拥有百里见方的土地,就可以使天下归附,何况魏国是这么辽阔的大国呢?大王您如果能对人民施行仁政,废除严刑峻法,减免苛捐杂税,督促人民深耕土地,发展农业;农闲之时,教化百姓,倡导忠孝仁义。国家有财力,民众有道德,这样即使拿着棍棒也可以击败秦、楚那些身穿厚甲、手持利器的军队呀!”
梁惠王见自己真情实意的求教,还是换来孟子的老生常谈,不免有些失望,又有些无奈。他很想请孟子把真正有效的治国良方讲给他,他想向孟子表达:寻求有效的强国之道,他是真心的。带着这种复杂的表情,惠王看着孟子。
孟子能够明白惠王在想什么,但是他知道,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对惠王有所保留,他一直想把真言讲给眼前这位老者;在很多人看来,治国之道高深莫测,其实非常简单啊,就是施行仁政!大道至简,就在身边!简单到一个田间地头的老农都能知道,老农想要的就是君王和贵族放弃自己的奢侈,关心百姓疾苦。农夫知道君王应该做什么,为什么君王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呢?或许让他从王位上下来,扛起农具去耕作,他就知道了。一个坐在王位上的人,要认识最基本的大道,就是这么难吗?
孟子多么想把这个看似简单,却不简单;被人轻视,却价值无限的大道讲给梁惠王,把这个真理讲到他的心里去。于是,孟子再次情词恳切地说:“秦、楚那些国家剥夺人民的耕种时间,使他们不能从事农耕来养活自己的父母,以致父母受冻挨饿,兄弟、妻子和孩子流离失所。他们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,大王您如果施行仁政,以仁义之师讨伐他们,有谁能够抵挡您呢?老话说:‘仁者无敌’是真的,大王您不要再怀疑了!”
孟子这话是用心、用力,也用情来说的,他多想看到一位君王施行仁政,为百姓带来祝福。他不厌其烦地劝惠王,觉得是为民请命。
很可惜,梁惠王终究没有听进去孟子的治国良策。孟子的肺腑之言没有进入惠王的心里。
梁惠王要的不是百姓的安居乐业,他想要的是国家强大;谋求的不是百姓的利益,而是他自己的利益。所以他听不进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,不能建立像周那样以深厚的德行、百姓的富足为根基的国家。他要的是速成,是立竿见影的果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