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颜玉清 (第2/2页)
“碧眼罗刹,倒不是传闻的那么冷酷呢,倒像是个暖心的邻家大大姐姐,真大啊……呸呸呸!”
“我总不能真的靠女人撑腰。”
“义父若泉下有知,怕是要跳出来打我耳光!”
“这事还是要自己解决才行。”
“可这是燕王啊……”
大夏朝如今的形势,齐虎一路从北地雪林迢迢千里走过来,也听说不少。
先帝托孤,燕王代君。
代着代着就有了取而代之的野心。
近两年,燕王步步为营,对朝堂,边军,外加江湖,鲸吞蚕食,幼帝若不是还有太后赢氏的人苦苦支撑,怕早已不知道死了多少次。
这情形。
燕王,其实已经成了大夏朝名副其实的掌权者!
“我砍了他儿子……啧……这不等于砍了太子?”
“但我要拿刀仙玉塑,就要至少做到巡查司案首的位置,想做案首,就需要大功劳。”
“这事儿也算是我误打误撞遇到的契机了,反正我不摆平了燕王,燕王也得想尽一切办法弄死我,倒不如趁着这机会,搏一搏。”
“虽说火中取栗容易烫手,但若是能取个黄金栗,烫手也值得!”
齐虎喃喃自语。
一阵困意袭上心头,他打了个哈欠,
“不过,信物那事儿,就得先拖拖了,颜家那边儿听说是个书香门第,这种生生死死的活还是不要牵扯人家了。”
……
千百年前有个夫子,周游列国,收门徒七十二,晚年因著《六经》而荣登人间仙榜,算是儒道至始先师。
夫子有个徒儿,名颜回,字子渊。
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不改其乐。”
夫子登天后,颜回本可继承夫子所留的儒道仙种,却恸哭三日,化仙种文气为千万道,为天下愚民开窍,而自身魂魄随夫子而去。
史记称之为至圣。
……
大夏颜氏乃至圣后人。
千百年流转,江山变幻,沧海桑田,当年至圣蜗居的陋巷,亦垂暮。
青石碑立在巷口。
风吹霜打,日晒雨淋。
玄武碑座上的壳纹近乎平滑,盘龙碑首也缺了棱角,连那篆体的“陋巷”二字,也渐渐模糊。
陋巷深处,有一间小宅。
古旧门庭上悬着颜字匾额,丈许的庭院里青石铺地,屋门前一棵桂花树冠如华盖,坠花如雨,树下是敞开着的竹木小窗。
定眼望去。
屋头荼蘼定过墙,满窗日色文书香。
“小姐,您不能露面啊。”
窗内传来老者焦灼劝慰声,循着声音望去,却是个布衣裹身,瘦削欣长的女夫子,
“燕王势大,那小子当街砍了燕王世子的脑袋,这事不可能善了,您这时候过去,岂不是自找麻烦?”
“夫子此言差矣。”
回他的是个文文弱弱但却格外笃定的少女声,好似仙谷幽兰,不在人间,又听得一声吱呀竹椅摇晃,这声音的主人立到窗前。
她上身穿着月白绣花的袄衫,加一件银鼠坎肩,下身系着杨妃色绣花锦裙,坠珠的腰束恰到好处,将纤细柔软身段儿勾勒;云髻上插着一支赤金匾簪,简单无琢,肤白眼净,唇薄如夭,两弯细细的笼烟眉微蹙,煞是楚楚动人。
这位是颜家的大小姐,颜玉清。
自幼饱读诗书,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豆蔻才女。
“齐伯伯当年离开巡查司,隐退江湖,避世至死,旁人不知道为何,难道颜家还不明白?就光是这份恩情,如今齐伯伯的后人惹了事,我颜家也不能袖手旁观,更何况这还不是祸事,是为民除害,行侠仗义。”
“颜家就更不能当作没看到。”
颜玉清顿了一瞬,面颊微有羞赧,
“而且,父亲和齐伯伯当年还是定了约的,我和齐虎,算是指腹为婚。”
“于情于理,我都应当站出来,与他一道。”
女夫子眉眼微僵,皱纹里浮现出苦涩,
“可是颜家现在的情形……”
大夏江湖,佛道儒三家鼎立。
但也并非只有佛道儒,还有无数大小的江湖势力,这其中,四宝阁,卧雪楼,船帮,剑冢,连环堡等十三江湖势力,虽逊于佛道儒,却也傲视江湖。
无人敢小觑。
此称十三太保。
颜家,表面上是书香门第,诗词传家,暗地里则是这十三太保里的第四太保,四宝阁的幕后掌事人。
往前些年,颜家家主,也便是颜玉清的父亲,颜公卿,位列儒道半圣。
四宝阁在江湖上也便风生水起。
但去年,颜公卿因旧疾暴毙,颜家只剩颜玉清一人支撑。
她虽然在儒道上也有造诣,但毕竟年纪尚浅,祖宗留下的六经未通,连大宗师的门槛都没入,这等肩膀根本扛不起第四太保的重担。
以至于四宝阁外忧内患,外有其他江湖势力倾扎,内有各香主争权,一落千丈。
颜清儿被这些事已经压的喘不过气来。
若是再掺合了齐虎和燕王的麻烦……
“江湖侠义为先。”
“颜家忠信为首。”
“没得商量。”